宁江坐在马车上,随着司礼太监,从西城门进入内城。
沿途,还能够看到去年京城陨石造成的天坑,虽然被强行征役的民夫清理过,但其周边那满目的疮痍,却是没有那么容易修复。
豪华的马车,往皇城的正门驶去。
对于这一次,天子宋劭对他的封官,宁江倒是颇有一些诧异。龙图阁直学士,并不是什么有实权的官职,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耀。龙图阁、宝文阁里的学士、直学士,也唤作“阁馆”,所谓一入阁馆,便是名流,说出去,倒的的确确是一件很有身份的事。但是这个官职本身属于加封性质的虚衔,在朝廷上是没有任何权力的。
只是,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但是首先,龙图阁位于皇城之内,身为龙图阁直学士的他,即便没有天子征召,也可以进入皇城,这本身就是一种恩赏。其次,即便是虚衔,它也终究是官职,这意味着宁江不再是散官,在天子的征召下,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朝堂上议事。
最后,正因为这种阁馆,属于天子恩赐性质的加封,所以它不需要经过中书省,而是由天子直接下旨加官,也就绕过了相权。历史上,也的确是有皇帝想要重用某个官员,于是通过加封龙图阁、宝文阁学士,让其直接进入朝堂议政,同时培养资历的事。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天子将一个人贬官之后,加封一个龙图阁又或宝文阁的学士、直学士,表示我虽然贬了你的官,但对你的恩宠还在,这种则多半属于安慰性质。
因为龙图阁直学士属于加封,一般来说,是原本就有官位,再“兼”一个龙图阁直学士,不过宁江并无官职,“护军”属于勋位,这龙图阁直学士,也就成了他的实际官职。
在这种时候,天子突然封他做一个看上去可有可无、没有任何实权的虚衔,宁江细细推敲一番,很快就开始意识到,在有关任用他的问题上,君权与相权出现了偏差。
进入皇城,天子宋劭直接便在深宫中召见了他。
此刻的宋劭,看上去气色并不是太好,卧在龙榻上。
如同昨日一般,免礼、赐座过后,宋劭在太监的搀扶下坐起,摆了摆手,让太监退到门口,然后看着端坐于凉席上的宁江,道:“昨日卿所说之事,朕与右仆射等商议过后,他们皆说,卿所言之事,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蛮胡各部,一向并非铁板一块,彼此相争,从未停歇,以贺兰山外蛮荒之地,想要养兵百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宁江道:“那他们是否知道,蛮族各部之间,至少已有二三十年未曾发生大的战争?天下肥沃的土地,皆为我华夏所有,贺兰山外,万里银川,虽然地大,但大多都是不适合居住的冰天雪地。在我华夏有文气之前,蛮族难以侵入华夏,只能为争夺贺兰山外万里银川那有限的资源,而杀得你死我活,能够在那种地方,带领族人生存下来的各部首领,无一不是心狠手辣之辈,这么多年未发生大战,唯一的可能,就是已经出现了,凭借强大武力一统蛮胡各部的蛮王。陛下且想,若是华夏文气依旧,也就罢了,如今文气流失,面对着我华夏羸弱的军民和肥沃的土地,那些蛮胡怎有可能会放过?这一次的蛮胡入侵,更多的只是试探,如今他们的试探已经结束,下一次,必将是蛮胡的大举入侵。”
宋劭道:“若真如此,我们又当如何?”
宁江道:“变法!”
宋劭道:“如何变?”
宁江道:“首先,必须要一改以往重文轻武之传统,如今我华夏内忧外患,风摇雨坠,儒道既衰,武力不显。是以,需对军中做出变革,重用精通兵法、战阵之人才。“
宋劭道:“这一类的人才,恐怕并不好找!”
宁江道:“天降一世之才,以供一世之用,以华夏之广,各方各面的人才,真要找总能找出。只是以往,此等人才难有出头之日,纵然存在于军中,也不受重用罢了。但是现在,乃是非常之时,是以,首先当罢用阶级法,用将不问出身,不问资格,对于在对抗蛮族、苗夷、乱民的作战中拥有出色能力的,一律予以重用。为将之道,各有所长,原本就没有什么准绳,有人擅长以宽治军,有人擅长以严治军,善领兵者不拘一格,以一条阶级法来约束所有军队,原本就是不合适的。在国难当头之时,唯有战绩是唯一准绳,对于与蛮夷作战时,表现优异的,不吝于封官加爵,以收人心。愈是乱世,人才便愈为重要。陛下,微臣也知道,朝堂之上,许多人已习惯于粉饰太平,但是唯有真正认清时局之险恶,才有机会开创全新的太平盛世,看不清暗潮汹涌的人,终将被浪潮所吞没。”
宋劭沉吟良久,将他最后一段话仔仔细细的斟酌一番。
从宋劭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不会希望传承近千年的大周王朝,在他的手中崩溃。
然而文帝星出现异象,儒道崩溃,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大周王朝处于八百年不曾有过的水深火热之中,即便是当年的削藩,也远远无法与此刻相比。然而看看朝堂,却仿佛一切依旧,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他对此也多少感到一丝困惑。
即便是他,也开始感觉,有什么地方需要变了,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堂依旧犹如死水一潭,每个人都生活在强大的惯性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做出改变。
但是昨日发生的事,却让他一下子醒悟过来。
天下是他宋家的天下,西南大乱,巴蜀失陷,割让四州,这些事虽然屈辱,但失去的是“王土”,对于生活在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们养尊处优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宁江带来的消息,却让他们一下子就怕了,不只是他们,连他也怕了,整个华夏的灭顶之灾,这样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不愿意去相信。
然而徐修省的那番话,却让他不得不去重视华夏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