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会议期间,内维尔和小胡子签署了一份“英德宣言”,宣布两国“彼此将永不作战”,“决心以协商办法”解决一切争端。
内维尔对于“英德宣言”非常满意,从慕尼黑回到伦敦的时候,内维尔在机场挥动着那张希特勒签字的宣言,对欢迎人群得意忘形地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代的和平有了保障。
现在我请你们回去,在你们的床上安心睡觉吧!
这终究是奢望,小胡子比内维尔想象中疯狂,“英德宣言”墨迹未干,小胡子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绥靖政策恶果再现。
捷克斯洛伐克被吞并,不仅进一步刺激了小胡子的野心,对法国的声望同样是巨大打击。
小胡子上台后,法国就开始寻找盟友,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盟友之一,按照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的条约,法国应该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负责。
可是在慕尼黑会议中,法国不仅没有充分保障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反而伙同英国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对德国妥协,最终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法国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代价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相信法国的承诺。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开始疯狂扩军备战。
到1938年底,德国已经拥有300个空军中队,陆军拥有不少于56个步兵师,四个装甲师,以及36个师的预备队。
这些预备队已经接受完整训练,只需要配发响应武器,就会具备战斗力。
与此同时,奥地利还可以提供至少12个步兵师。
奥地利军队同样缺少武器,德国正在新建更多兵工厂,三号坦克的型号已经发展到C型,预计到39年初,德国就可以为所有部队配发武器。
到时候德国的空军力量也将增加到400个中队。
空军这方面,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一度在空军方面实力凌驾整个欧洲,英国空军都要退避三舍。
到1935年,奇怪的事情突然发生了,法国不再关注空军部队,给空军的拨款逐年减少,也不再研发新机型,当德国飞机工厂马力全开生产BF109的时候,法国飞机工厂的工人正在争取40小时工作制。
也就是从1935年到1938年之间这短短几年,法国空军的实力远远落后于德国。
在这短短几年里,通过西班牙内战,德国空军技术在飞速进步,从落后的双翼机到先进的全金属战斗机,德国人的进步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等新上任的法国空军部长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1939年一月份,此时德国已经对波兰提出领土要求。
和只拥有法国承诺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同,波兰同时拥有英国和法国的安全保证,如果德国进攻波兰,那么英国和法国必须向德国宣战。
当然了,宣战是一回事。
打不打又是一回事。
打到什么程度也是个问题。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肯定不会为了波兰卖命。
波兰位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
德国和俄罗斯已经有某种协议,会同时向波兰发起进攻。
等德国和俄罗斯瓜分波兰之后,德国就将和俄罗斯接壤。
英国和法国还指望着到时候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爆发战争呢。
那样英国和法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时局的变化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德国还没有真正出兵波兰,意大利首先向阿尔巴尼亚发动攻击。
阿尔巴尼亚是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国家,实力弱小。
意大利军队经过入侵阿比西尼亚帝国和西班牙内战的锤炼,攻击阿尔巴尼亚这样的国家毫不费力,《泰晤士报》的编辑还没有排完版,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4月28号,小胡子在德国国会发表演说,决定突破《英德海军条约》的限制,建造更多的潜艇。
这让英国真正感觉到了威胁,英国的政客们疯了一样四处奔走,希望拉拢到更多的盟友。
可是值得拉拢的国家没几个,最值得拉拢的一个在非洲南部,一个在北美,最后一个跟德国结盟的几率,比跟英国结盟的几率更高。
所以英国的政客们找了一圈,悲哀的发现只有法国才是英国最靠谱的盟友。
这就让人太难堪了。
自从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一直奉行扶持德国限制法国的大陆均衡政策。
慕尼黑会议之后,英国国会才刚刚决定给予捷克斯洛伐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