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有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在这个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口代表着无限潜力,任谁都不想放弃。
罗克更清楚亚洲,尤其是东亚的潜力,所以大胡子想用东亚战场威胁南部非洲纯属想多了,罗克巴不得俄罗斯不插手东亚。
这个时空的东亚战场,形势远比另一个时空好很多,即便没有俄罗斯的参与,东亚盟军也可以彻底击败日本。
安琪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把已经运抵樟宜海军基地的超级炸弹扔出去,也是在等柏林的消息。
在击败德国之前,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柏林,这时候把超级炸弹扔出去,达不到预期目的。
超级炸弹不仅要用来打击日本,还要用来威慑某些潜在对手,对于南部非洲来说,后一点更重要。
就在魏德林签署投降令的当天,罗克收到消息,日本政府正在谋求和美国的单方面谈判,双方已经开始接触。
这并不奇怪,国联决定对日本进行贸易禁运的时候,只有美国还保持着和日本的交易,所以在日本人看来,美国大概是整个西方对日本最友好的国家。
虽然战争初期,日本通过偷袭珍珠港,以及巴丹死亡行军,和美国的关系一度恶化,不过罗克相信,如果日本人开出的条件足够有诱惑力,美国多半不会拒绝日本人的请求。
这就是美国和俄罗斯不一样的地方。
俄德战争后期,德国也试图和俄罗斯谈判,大胡子的态度很坚决,不接受德国的任何条件,只能无条件投降。
美国人是没底线的,尤其在东亚盟军内部,南部非洲远征军占优,美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攫取利益,美国还真有和日本谈判的可能。
“日本政府的代表野村吉三郎已经抵达夏威夷,代表美国和日本接触的是麦克阿瑟,这件事背后就是麦克阿瑟本人推动的,他大概是受到了欧洲战场的刺激,迫切需要提升在美国的影响力。”阿尔文和盖文一起来见罗克,美方的行为,和背叛无异。
早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盟国领导人就做出轴心国家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决定,并且承诺不会和轴心国家进行单方面接触。
之后的历次会议中,无条件投降这一点被多次强调。
美国现在单方面和日本接触,等同于是对盟友的背叛。
至于麦克阿瑟,他大概是受到德国投降的刺激,所以才推动和日本的谈判,如果能以和平方式结束东亚战争,那么对麦克阿瑟的声望,同样是不小的提升。
西线盟军无法插手柏林战役,被埃森豪威尔硬生生形容成为挽救十万盟军生命,被迫做出的决定。
日本如果向美国投降,那么麦克阿瑟同样可以把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至于事实,根本没人关注。
或者说,美国政府就是有能力让美国人相信,美国政府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美国。
“麦克阿瑟决定参选了吗?”罗克对麦克阿瑟的印象,还停留在驻菲总督阶段,对于麦克阿瑟的政治理想真不太清楚。
关键麦克阿瑟在上一次大选中表现太差,根本没有引起南部非洲的注意,所以有关麦克阿瑟被忽视的情况很正常,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被南部非洲关注的。
在军事领域,麦克阿瑟还算稍有建树。
在政治领域,麦克阿瑟就是标准的素人,连共和党的初选都没通过,可见麦克阿瑟在美国的人气之底。
】
麦克阿瑟自我感觉良好,上一次的失败不仅没有让麦克阿瑟退缩,反而激发了麦克阿瑟的好胜心,他准备四年后卷土重来,奋力一搏。
也不对,没有四年了,从现在算,只剩两年多。
这就能解释麦克阿瑟为什么这么着急了,连几个礼拜都等不了。
再等下去,等南部非洲的超级炸弹在日本本土爆炸,所有关注焦点都会集中到南部非洲远征军身上,还有谁会关心麦克阿瑟在干什么呢。
“是的,他已经成立了竞选团队,并且在美国本土,和菲律宾开始筹集竞选资金——”阿尔文脸上的笑容充满嘲讽。
竞选资金这东西还用筹集吗?
对于阿尔文来说,如果他想参加南部非洲大选,那么竞选资金根本不用担心,只需要阿尔文放出风声,主动来捐款的人会把阿尔文的门槛踏破。
即便阿尔文没有任何胜算。
以阿尔文的身份,就算捐款全部打水漂,也可以从阿尔文这里得到想要的回报。
对于洛克家族的成员来说,金钱是最不需要担心的。
“美国人有没有提出条件?”罗克不关心美国大选,反正无论怎么算,都轮不到麦克阿瑟。
倒是埃森豪威尔会成为未来的美国总统,所以罗克对于埃森豪威尔还是挺关注的。
其他的先不说,一旦埃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那么埃森豪威尔对南部非洲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美国和南部非洲的关系。
所以从现在开始,有关埃森豪威尔的一切,包括个人喜好,家庭成员,社交网络等等等等,都会成为布拉德办公室的调查对象。
“麦克阿瑟提出的条件,还是无条件投降。”罗克可以不关心麦克阿瑟,阿尔文不能无视,堂堂美国驻菲总督,太平洋美军总司令,在布拉德办公室的监控名单上,排名还是很靠前的。
罗克屈指轻敲桌子不说话,麦克阿瑟还算有理智,没有做得太过分。
这当然也可能是掩人耳目,谈判嘛,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只要能谈,那就有的商量。
同样是“无条件投降”,内容也不一样。
俄罗斯的“无条件投降”,是放下武器把脖子洗干净伸出来,任人宰割。
美国的“无条件投降”,可以做的文章就多了。
宽恕是美德嘛,日本人都已经投降了,那为了缓和日本人的敌对情绪,就不宜对日本统治阶层进行彻底清算,避免引发日本人的集体对抗。
“野村吉三郎——”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