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赵怀瑜的折子,怀安县第一次出现在朝廷的众位官员的面前,小小的一个怀安县,根本没有被朝廷众人放在眼里。
但是当这个县有资格从一个下县越过中县,直接上升为上县的时候,尤其还是在短短的几年里面,就值得大家研究了,更不要说赵怀瑜朝中有人。
朝廷大事商议完毕,吏部的一个主事徐敬上前推荐了一个小小知县的升迁,本来这样一个人是不值得拿在朝堂上面来说,但是当这个官员他爹是现任吏部侍郎,吏部二把手的时候,被拿上来说也是情有可原的。
“圣上,怀安县赵怀瑜在任期间,竣梳河道,铺桥修路,地方上教化有功,这几年人口大幅度增长,尤其是今年,税收翻了六倍,足可见其治理能力,实乃圣上的能臣干吏。”
“六倍,你此话当真。”永安帝上位已经十六年了,内政修明,明章之治,令百姓休养生息。
朝堂上君威日渐增长,听到下臣此言,第一反应是质疑,转念就知道,这种事情,大臣不敢谎报,他对自己的治下能力颇为自信。
“回圣上的话,微臣不敢妄言,这是怀安县知县赵怀瑜的折子,以及上税的相关数据。”徐敬早有准备,从身上拿出两份折子。
大太监何善连忙轻跑接过,然后呈给永安帝,永安帝打开一看,直接滤过前面的请安歌功颂德拍马屁的言论,直接往后面看。
只见上面清晰的记录了怀安县几年来人口的变化,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新人口,尤其是在近三年。
人口增长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怀安县的新生儿大幅度增长,弃婴死婴大大减少,一些地方已经看不见这样的行为。
另外一部分就是之前并未落户的黑户还有山民,这一部分都是因为之前的战乱灾荒逃避山林,如今见世道平稳,就纷纷下来落户。
永安帝深知,山民下山,实属不易,下山之后,要缴税,要服徭役,在怀安县这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山民,匪盗是一体的,这些人纷纷下山,证明赵怀瑜治理能力的确可以。
看完人口,接着往下面看,只见又是用表格说明,近几年土地增长情况,土地开荒关系缴税,这同样是很重要的政绩,赵怀瑜特地用上谢继宁最喜欢用的图表法来对照表现。
永安帝明显可以看出,整个怀安县的登记的土地增加了两层,只是按照朝廷的规矩,这部分开荒的土地暂时不用缴税,但是几年之后,这些都会成为缴税的重要部分。
下面大臣看到永安帝看得入神,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纷纷拿眼睛看向吏部侍郎,一开始说赵怀瑜,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
主要是赵怀瑜已经去怀安县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挪动,大家都忘记了,这会儿仔细一想,才想起来,赵怀瑜乃是现任吏部侍郎赵文轩的儿子。
赵文轩神色不动,但是自家儿子写的折子他是看过的,简单明白,直截了当的数据,将自己的功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次,自家儿子一定能升官。
他特地安排手下主事将这折子呈上去,就是要将这功劳公布于众,省的出现意外,让人怀疑他询私。
何善站在永安帝的旁边,看着下面朝堂上的重大臣眉来眼去的,暗暗的记在心里。
往旁边看去,只见自家万岁正在看得入神,嘴角微微笑,肩膀微塌,这是他高兴的表现,何直心来暗暗的想,这个赵怀瑜的折子应该是写得很好。
永安帝已经看到教化一道了,只见还是粗暴简单的表格,直接列数据,将在任这些年,怀安县考上童生的人数,考上秀才的人数,考上举人的人数,以及下面蒙童学馆私塾增加的数量直接填上。
人数大幅度增加不说,很多都很年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十岁秀才谢继宁。
本来刘应文,孙道明,孙程明这样的十多岁的也很年轻,但是在谢继宁的光芒下,竟然让人赶紧寻常了,永安帝默默的将谢继宁这个名字记下,接着往后看。
结果发现后面大量的篇幅都是表扬谢继宁还有背后的谢家,谢家仁义,发现积肥法,稻田养鱼,都愿意教导众人,附近百姓纷纷因此获得利益,整个怀安县因为肥料以及稻田养鱼增加产量,这几年都丰收,粮食产量平均增加三层。
带动附近的百姓养鸡养鸭,并且为大家养出来的鸡鸭鹅鱼兜底,不损害百姓的利益,整个怀安县的百姓都因为养殖获利。
谢继宁才华出众,为人宽和,有刘家是大族,欺压谢氏一族,谢继宁成才之后,不曾仗势欺人,反而让两家心甘情愿握手言和,如今整个板桥一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了整个怀安县发展最快,最好的地方。
永安帝看着赵怀瑜真情实感的夸赞,心里生出怀疑,这谢继宁和赵怀瑜是什么关系,赵怀瑜用这样大量的篇幅来为其表功。
“你们都看看吧!”永安帝将折子递给何善,何善捧着走下去,几个大臣都围着看起来了,一边看,一边惊叹。
赵文轩在一旁站着,自家儿子这奏折,他已经看过好几次,此时去抢也没有意义,大家都知道赵怀瑜是他儿子,这东西他没有看过,大家都不相信。
永安帝看着老神在在的赵文轩,开口道:“赵爱卿,你这儿子一鸣惊人啊!”
“承蒙圣上恩德,他如今年纪尚小,轻,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朕好奇一点,这谢继宁到底是何人啊!”
“回圣上,谢继宁乃是犬子治下的一位出众的读书人,少有才名,才思敏捷,为人宽厚,犬子颇为惜才,常常有夸赞之语。”
赵文轩对自家儿子在自己表功的折子上写这么多的谢继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