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几人游山玩水中过去了,很快就到了中秋节,刘永名和何书淑一直在外为官,和儿女团聚的日子少,如今难得儿子女儿都在身边,何书淑打算好好的准备这次的中秋节。
何书淑终于找到机会将谢珍珠刘嘉盈两个拘在身边:“你们两个跟着我好好的学习一下,这个中秋节如何治宴,如何祭拜,这些都有规矩。”
“嗯嗯,”两人点头,何书淑做好了两人推脱的准备了,毕竟这一段时间,和几个小的斗智斗勇成为了她的日常。
“为什么这次你们答应得这么爽快,”
“娘,我们学着这些都是有用的,我们当然要认真学习。”刘嘉盈没有思索,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何书淑心里安慰,总算是心里还有些明白,想到这些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耐心仔细的教导。
刘永名则是终于将自己的公事告一段落,打算好好的和师弟还有儿子们交流一下学问,和师爷谈论起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在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几个小的已经在隆回县混熟了。
“县学是如何想到让继宁去给他们讲学的,这我都不知道啊。”刘永名听到周师爷和他说,谢继宁如今在隆回县讲学的时候,差点将喝的茶水都喷了出来。
“大人,如今县学里面的学子们都想和继宁公子还有应文公子交流学问,都想邀请两人参加他们的文会,县里的文人无不以请到两位为荣。”
“师爷你谬赞了,他们两个都还是不懂事,还有些贪玩。”
周师爷笑笑不说话,要是刘大人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没有带笑容就更好了。
这会儿听说自家师弟在县学里面讲学,刘永名好奇极了,打定主意要前去县学看看。
隆回县没有书院,只有几个秀才举人开办的私塾,童生秀才的教育多半是在县学。
刘永名上任之后,对隆回县的县学大力整改,修建县学,又对县里的教谕的待遇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两三年,隆回县的县学才步入正轨。
刘永名一行到县学的时候,谢继宁正在讲《农书》,讲述的过程中还举例子来进行说明,显然,对于农书,不仅仅是看过,而且还有实践。
“吾辈读书多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于我个人而言,还有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那就是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
在结束的时候,谢继宁用这两句话来对表达对大家的期望,下面众位书生起身弯腰,拱手行礼。
刘永名没有进去,选择了在外面等待,借此来平复内心的震撼,总是能从书信中看到自家爹娘对谢继宁的赞扬,也知道谢继宁小小年纪就考中举人,很是优秀。
但是当看到站在前面给县学学生讲学,并且讲得如此精妙,不只是农,还讲了经济之道,还讲精耕细作生产力,还讲农本等等,刘永名一看学生的表情就知道,大家听进去了。
不说学生,就连刘永名自己,也听进去了,恨不得自己马上就找出一块地来精耕细作,筛选出好种子,好方法。
不一会儿,谢继宁还有应文两人就走出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和教谕还有几位书生告别。
“师兄,周大哥好。”
“孩儿见过父亲,见周伯父。”
一看到刘永名在县学门口,两人连忙打招呼。
“我看你讲的课,我以为你会讲《论语》或者史学方面,你师父说你这些方面颇有见解。”
“我这一路上和很多的读书人都有交流,很多人都认为像我这样游学是非常不可取,非常无趣的事情,甚至还有书生认为是在浪费时光。”
“这些书生中固然存在很多目光短浅的,才学平平的普通人,但是也有的文采斐然,于圣贤之道很有见地。”
“他们读书都走进了一个误区,都喜欢坐在书斋里翻动圣贤经典,死死的读,却不愿意看看这世界,也不愿意看看身边的民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2)”
“都想读书以后报效君王,为官做宰,但是光会读书有什么用,更多的是实际的生活环境,更多的应该关心百姓。”
“况且很多的读书人是没有机会往上面升的,也没有机会当官,但是他们会是离下面百姓很接近的人,会是乡贤,会是士绅,也是一族里面很有话语权的人,他们还识字,知书,他们重视农业,重视生产力,一定会对下面产生影响。”
“我因为区区积肥法,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县令的嘉奖,后面更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