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离开后,江琮倚靠在榻上久久沉思。
日光融融,却半点落不到他身侧,一袭软青纱帐生生分出两个世界,外是无限春光,内是沉沉冷意,泾渭分明。
青年静坐于阴影之中,平日里惯常的温和笑意已是消弭得干干净净,双目微微阖着,视线落在地上随便哪处,眉眼间全是冷漠淡然。
他不笑的时候,其实看上去相当难以亲近。泾川侯曾经这么评价:像是赌钱连输七七四十九天。
他当时奇怪,问为何偏偏是四十九天,泾川侯回答说因为听起来比较惨。
他仍旧不服,那为什么不是九九八十一天?
对方笑得十分和蔼,傻孩子,家里怎么会给这么多钱让你赌?你母亲早就把你拉回来毒打,哪儿能赌上八十天。
于是他便闭口不言,这个父亲向来喜欢逗弄戏耍于他,比起母亲的稳重凌厉,完全是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或许便是互补的妙处罢。
而现在,这个插科打诨的泾川侯索性远走高飞、游山玩水去了。人人都说他潇洒放纵,却几乎无人知晓,他只是为了去寻一味药。
一味能将独子治好的伤药。
关于他离开西京的真正原因,父母二人从未说起,母亲在他面前也时常佯装抱怨,所以他即便知道真相,也只能默然。
毕竟是苦心,拆穿了,伤人也伤己。
江琮垂着眼,慢慢解开胸前衣襟,先是外衫,接着是里衣。每揭开一层,便有一阵清凉舒缓的兰草香气扑散而出,在帐中氤氲浮沉。
刚刚有个小娘子在他跟前赞叹这种香气:“好好闻哦,像沾了露水的晨草。”
她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睫上还尚有泪痕,鼻尖也红通通的,望着他笑得有点傻。
是有点傻,江琮淡淡地想,这个比喻未免太过美好,若她晓得这味道是来自于某种极其恐怖恶心的毒虫,还会笑得这般天真甜美吗?
更不会用脸在自己胸口乱蹭,半天都放不开了。
他的手指忽然颤抖,因为布巾已被揭开,露出藏匿在层层衣衫之下的,血肉模糊的伤口。
一道刀伤,一寸左右,不长,但很深。
虽未触及心脉,但已经足够让他至少十天都无法再拿剑。
青年面无表情,抬手按动了床榻便一处浮雕,暗格弹出,他从里捞出一枚精巧瓷盒。
开盖,露出内里的乳白色滑腻固体,熟练地挖取涂抹,膏体覆盖在创口之上,冰凉而粘稠。
与此同时,兰草般的馥郁香气又沉沉铺来,于他鼻尖萦绕着。
他已经很久没受过这么重的伤,也很久没碰见过这么疯的人。
还是个女人。
江湖上从不缺有名有姓的女人,若是见对方身为女子便以为无能,从而看轻,那才是最无能的做法。这个道理,在持剑的第一天,便有人对他讲过。
雪白的布巾抖开,江琮为自己一层层缠绕包扎。他想起那个女人的刀,很灵,也够狠,在他们拆第二招的时候,她还发出过一声低喝。
凭那个声音判定,她应该还年轻,至少不算老。
这便有意思了,一个年轻的,拥有这般刀法与心性的女人,他居然在江湖上从来没听说过她的名声?这不应该。
更不应该的是,他在受伤之后过于惊愤,见追兵已至,想将她踢下墙了结隐患——
她最终却没死,如果死了,九夏定会知道消息,而问题就在这里。
这个女子现身于北坡密林倒数第二道墙,十有八九就是苍耳子口中另一个主顾。她刀法绝妙,心性狠辣暴戾,最坏的是,她相当记仇,不然也不会追砍上最后一刀。
她大概率不是受人指使而来,如此极端冲动的性情,是很难听命与人的。若她还想得到那样东西,那他们免不了再见面。
被这样的人记恨上,怕是一桩很大很大的麻烦。
他不怕麻烦,也处理过很多麻烦,但若这麻烦是因自己而起,那便相当叫人懊恼了。
伤口已经处理好,在重重衣衫布帛的掩盖下,兰草香气不再浓烈,被冲淡得清幽爽洁。
江琮披衣起身,掀开在和风中漫飞的床帐,慢慢行到窗边木桌旁。
桌案上没什么东西,一插花瓷瓶,一碗甜羹,如是而已。
瓷瓶是这儿本来就有的,里面那支杏花是小娘子亲手折的,旁边的甜羹是小娘子亲手煮的。
她带来这些事物的时候,反复强调了亲手二字,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一直提醒说:一定要趁热喝哦!我放了红豆,又糯又甜,夫君喝了便会重回英俊了。
他不晓得自己是否英俊跟喝不喝汤有什么关系,而且他很讨厌甜,但被那样期盼真挚的双眼注视着,他只能笑得如沐春风,说记着了。
江琮低下头,用汤匙慢慢搅动那一小碗甜羹,丝丝热气氤氲蒸腾着,将他双眼模糊得昏暗不明。
母亲在他面前这么评价她:纯善知礼的苦命孩子,没受过什么疼爱,你要好好照顾她。
他听命照做了,十足的耐心温柔。连九夏三冬都赞叹,世子爷,您笑得累不累?我都替您累。
累吗?他扪心自问,其实还好,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觉得她比自己累多了。
不是三月二十三日床帐中的相见,不是她含着泪水踉跄扑上来,他第一次看到她,是三月十五。
三月十五,是个好日子,传说中财神爷的诞辰,而他正好在那天醒来。
是的,他比他们所知的,早醒了整整八天。
宛如做了个长梦,他在一片混沌中行走跋涉,没有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