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板垣征四郎死了,那些剩下的一千多鬼子也依然是咬着牙战至最后。当第二天的天色发白的时候,退守到田王寨的鬼子被紧随而至的先锋军全部歼灭了。
曰本人在大别山南北两侧发动的佯攻,除了南边多从中央军手中占了百十米的阵地,北边被先锋军轰没了近千人的士兵,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这么一来,在先锋军地盘上,从去年年底逃窜至今的那些鬼子们可就全清理干净了,剩下一个半个的漏网之鱼,也会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被淹没。
“消化的差不多了,下一步该扩大扩大地盘了。”孟享盘算道,这半年以来,先锋军和鬼子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役。不仅仅是先锋军,就连中央军和鬼子也没有什么大的异样。也算是提前进入相持阶段了。
不过,对峙边界处的枪炮声却是一直没有断。地盘的争夺也没有停歇。
先锋军的那些走出了新兵营的新兵一轮轮的派到与鬼子交界的地方锻炼。无论是山海关附近和热河地区,还是淮河两岸,亦或者是三个游击纵队的周边,都有菜鸟走向成熟的脚印。仅仅这些磨练,先锋军的新兵中就有三四千人倒下,永远不再起来。即使没有那同样倒下的近万名鬼子,这样的磨练,孟享也是觉得值得的。
不经历这些低烈度的实战考验,要是让那些新兵蛋子直接上大战场,恐怕死的人更多。
轮番上阵磨砺的不仅仅有那些新兵蛋子,就连预备役部队也拉到了战场上适应了一把。不要看先锋军已经有了二百万的军队,但一旦大规模的战役开始,有时候士兵的消耗一样是惊人,尤其是下一步孟享已经开始把视线转向北方的时候。
当他做出这些决定的时候,历史已经开始改变,拐向了他再也不熟悉的一条支线。当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孟享也无法预料到会付出多少代价。计划永远是计划,并不等于一切都会按照孟享设想的路子来。
孟享这半年一直在准备着这些。装备上面好解决,基地一直在不断的生产,并开始朝着边境地区运输积攒战略物资。人员方面也是不断的训练,上战场磨炼就是一个机会。虽然曰本人的作战方式不能和苏俄钢铁武装起来的军队相比,但也算是有了对战场的认识。
举国之战的战争,需要的不仅仅是精兵,还需要数量上的优势。
老毛子也是喜欢用人海战术,三四千万的人命才铸起一个红色的金字塔。按照他们的战斗力,即使孟享有基地和德国人的夹击,最后的损失也小不了。大量的预备役是必不可少的。
而先锋军此时虽然正规军控制到了二百万,但预备役的人员却是在不断的增长着。
此时先锋军控制的地区,加上三处游击纵队的根据地在内,人口初步统计已经超过了2亿。而孟享最后定为的是按照3%的规模来征集正规军和预备役的人员。虽然当兵是提着脑袋的活,但锋军的待遇很高,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加入。设置的各地的一百处报名点经常挤得满满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此时先锋军预备役的人数很快凑够了二百万了。而且这些还都是从新兵训练营走出来或者正在走出的接受了正规训的预备役人员,不是那些普通的民兵组织可以比的。
因为先锋军中的退役士兵不多,这些预备役完全是按照新兵的标准来培养训练的。达不到要求,也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预备役。
当然,预备役毕竟是预备役。为此,对他们的标准划分为了三个档次。
一个是甲级,是优秀预备役人员,这些人可以到时候补充到那些王牌军中去。
次一等的是乙级,是普通预备役人员。这些是随机编入各部队。
再次一等的是丙级,是待定预备役人员,这些可是编入军队,但这些不是作为军事人员来使用,只能在后勤、工程、屯田等方面上出些力气。
没有明确的丁级,不合格的人员是不被预备役认可的。
就连丙级都达不到,只能说人太废了。在参军体检和初步训练中就被刷下来了。但即使是丙级的那些人员,都让一些人感叹可比中央军的普通士兵。那是当然了,即使这些丙级预备役,也最少是用三百发子弹喂出来的。而中央军的普通士兵,很多打得子弹还没有超过一百发,就被拖上战场。
在孟享这里绝对不会这样,即使是炮灰,也需要有价值。绝对不能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即使是预备役的训练方式和新兵一样。不仅仅是子弹,就连火炮、手榴弹、机枪等也是一样的做适应训练。如此一来,先锋军的弹药消耗也是惊天的数字,绝不亚于打一场大规模战役。
养兵千曰,用兵一时。此时虽然预备役还在征收新人,但孟享手中掌握着数百万大军,却只看着欧洲烽烟阵起,也是有些躁动。
华夏此时还不是和平时期,曰寇的铁蹄还在践踏国土。而先锋军扩张的兵力,却没有尽力投入到抗曰战场中,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原来忙着围剿板垣征四郎他们,还差一些。等到那些鬼子一被歼灭,一些风言风语就传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