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练国事,冯紫英是没有任何保留的,能说的都说了。
除了一些可能太过惊世骇俗以及不符合当下时代的理念想法,只要是这几年里冯紫英准备推动的,冯紫英都和盘托出了。
至于人事上的这些安排,冯紫英也基本上要征求练国事的意见。
不得不说重臣会议上的大获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冯紫英的底气,另外获得了湖广士人和西南岭南士人加上江南士人中相当一部分的支持,冯紫英的确有了按照自己意图来组阁行事的资本。
“自强公和有孚公他们虽然支持我们,但是他们内心肯定还是有一些保留,包括子舒兄也一样,所以我觉得紫英咱们还是尽可能地培养和擢拔真正和我们一条心的人,唯有志同道合者者,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练国事考虑的问题也相当长远,“除了楚材兄他们三位外,像大章(郑崇俭)、克繇(范景文)、梦章(贺逢圣)、鹿友(吴甡)、非熊(王应熊)这些同学都可以用起来,没道理瑶草(马士英)都当佥都御史了,他们这早一科的还在默默无闻吧?”
“君豫,要说默默无闻就有些夸张了,他们现在也都干得不差,当然下一步的确该考虑他们了,在朝中干过,又在地方上打磨了这么些年,表现都不差,你也要斟酌一下,如何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冯紫英的话让练国事笑了,“真要让我去吏部?”
练国事就是吏部侍郎走出来去商部当尚书的,现在回吏部也算是理所当然。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这一点冯紫英很清楚,吏部时绝对不能让给外人的,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手中,只有将吏部交给练国事冯紫英才能放心。
“嗯,算来算去,交给别人我也不能放心,只有你了。”冯紫英坦然道:“考成法的推动也是一件不输于科举改革的大活儿,非你莫属啊。”
练国事也没有客套,点点头:“我知道轻重,那我就要考虑一下大章、克繇他们的安排了,我打算让鹿友来吏部帮我,……”
吴甡是南直人,选择这样一个江南士人来帮自己,练国事也是有考量的,这样可以平衡外界的看法,有利于自己做事。
当然吴甡资历和级别回吏部只能当郎中了,但文选清吏司这个重要职位让吴甡来占着,这吏部就能稳住一半了。
给冯紫英提了自己的想法,冯紫英却没有多问,“君豫这是你的事情,我只要你在吏部做好事情,其他你自行考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连练国事都不信,他还能信谁?
当然练国事也清楚哪怕冯紫英再信任自己,但有些事情也需要向冯紫英汇报,这既是规矩,也是对信任的回报。
让练国事有些遗憾的是自己这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级别都有些低了,要想骤然擢拔到侍郎这个层面上来,还欠缺一些资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过渡,这也要好生安排。
冯紫英既然把这盘棋交给他,他也要对得起冯紫英的信重。
距离四月初一大朝会一天天临近,京中越发热闹起来了。
三月初八,顾秉谦、官应震、乔应甲同时致仕隐退,与此同时冯紫英提名崔景荣、柴恪入阁,并建议不设立次辅,也获得了通过。
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同时出缺,而且阁臣尚且欠缺一人,这立即引发了所有人的热议和关注。
而按照冯紫英的安排,通政司一共对地方发出了一百份召集,也就是有一百名官员和行业组织代表会进京参加大朝会。
其中各省左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要参加,另外各省要选一府知府,一州知州,一县知县作为代表,也就是每个省会有五名官员参加,除了北直因为没有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只选一府一州一县官员外,其他都是五人,这这加起来就是七十三名,另外二十七名代表则在地方知名士绅和行业组织代表中选出来。,其中主要集中在京师、江南和山东、山西、广东等地。
除开这些人外,冯紫英也给九边总兵加上登莱、江北两镇十一镇总兵发出了指令,让其本人或者派代表来列席旁听大朝会。
这也是一个破天荒的举措,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不过冯紫英坚持让军队中有人参加了解但并不参与整个朝廷行政运作有利于化解军中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嫌隙,最终还是得以顺利达成。
虽然只通知了一百名官员和代表参会,但在各地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谁去?谁都想去,进京参加大朝会,这是何等荣耀的资历?
可除了确定了左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外,其他府州县的知府知州知县就没有明确名单了,要由各省与吏部商定,另外士绅和行业组织代表,则由各省与礼部、工部和商部商定。
这立即在各省都引起了巨大反响,谁都想去,但是谁能去?
这一番资格争夺也是相当激烈,也闹得沸沸扬扬,但是这都是地方上的事情,不管过程如何,但总算还是官员和代表都选了出来,根据各地距离京师城的远近,这些人也都纷纷开始赴京参会来了。
不少人甚至提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就赴京,像云南贵州四川陕西这些地方的官员代表甚至一接到通知,花了一两天明确人员,便立即上路。
随着日期临近,各地官员代表也开始陆续抵京,到了三月二十几的时候,抵京的官员代表大部分都已经报到。
而十一镇总兵赴京同样也是一件大事,也幸亏现在内外局势都还相对平稳,无论是辽东还是九边,都没有什么预警,所以这也才让这些总兵们得以成行。
时间来到三月二十八,几乎所有与会人员都已经基本抵达了京中,而且除了这些与会者外,因此而来的更多的其他人员也都纷至沓来,希望在这一场大朝会的第一时间获知消息,以判断对各自未来的影响。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