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东阿王,便是曹植。
论起来,还算是曹睿的皇叔。
只是这个皇叔又是上一任王位竞争的失败者,那么身份就很尴尬了。
偏偏曹魏对曹家近宗与远宗的政策是两种极端。
像曹真曹休这种对皇位没有威胁的旁支或者养子之类,曹丕曹睿父子那是委以全部的信任。
不但能领军,而且还让其镇守疆域,重权加身。
而对于皇帝的亲叔伯亲兄弟,却是严加防范。
虽说名义上各有封地,但实际上封地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不但能擅自离开,就是在自己府中都要小心谨慎。
因为府上有皇帝派出的官吏监督,只要稍有说错话做错事,轻则被皇帝下旨斥责,重则要被降爵夺爵。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安份,总还是能锦衣玉食,日子能过得下去。
唯一的例外,就是曹植。
不单单因为他是上一任王位竞争的失败者。
还因为他的名声实在太大。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上任王位竞争的失败者。
不过也正是因为曹植的才华是世人公认的,名声太大,若是无缘无故地暴毙,难免会让天下人怀疑,这魏国皇帝心胸太过狭窄。
你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谁还敢相信你能容忍外人?
那位退位的汉帝……说不定有朝一日也会暴毙吧?
再加上有皇太后卞氏的庇佑,曹丕最终也没能弄死自己的弟弟。
不过弄不死归弄不死,但时不时打击一下还是可以的。
所以这些年来,曹植的封地一直在变化,身为皇家中人,却如同一个被流放的犯人,不断地迁徙封地。
好不容易熬到曹丕死了,曹植觉得自己终于松一口气,于是屡次上书曹睿,希冀能得到任用。
要不说曹操当年最终选了曹丕呢?
曹植是有才气,但适合做才子的人,未必就合适混政治。
他若是就此安静下来,或许还能像别的亲王那样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
曹睿一看到自己这位皇叔居然还有出仕之心,只会觉得他是贼心不死。
对曹植送上来的奏章,曹睿表面上是亲手作答:皇叔的文采好好啊……
然后对着左右下令道:你们去给我这位皇叔搬搬家,让他多动一下,免得一天到晚胡思乱想。
曹植又搬了好几次家,最后终于明白过来,曹丕曹睿这对父子这辈子压根就没想着给自己留下希望。
没有希望的人是疯狂的。
再加上曹丕一去,曹植就是魏国文运的代表人物。
在冯贼以几篇文章名传天下,又正值魏国连接败退的时候,这无疑又给曹植上了一道护身符。
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曹植索性直接开喷:
“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周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至于臣者,人道绝绪,禁锢明时,臣窃自伤也。”
“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绝,吉凶之问塞,庆吊之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胡越。”
“今臣以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明知之矣。”
……
先是喷皇帝对待宗亲的态度:
你看看人家古代的贤君,哪一个不是先亲近自己的亲人,亲自给亲人做示范,然后才敢说让天下子民按规矩行事。
再看看现在我们大魏对待自家宗亲,兄弟断绝通信,不让相互问候,连庆吊之事都不能往来,简直和胡越那些野蛮人还野蛮!
皇帝这样怎么能教化好天下的子民?
我现在是不指望能回到洛阳了,但是我要为族人说一句公道话,这样是不对的!
然后又以汉文帝与朱虚侯、东牟侯,周文王与同母弟虢仲、虢叔,周成王与召公、毕公的事迹来论述宗亲的重要性。
所谓朱虚侯、东牟侯,皆是刘邦之孙,为平吕氏之乱立下功劳;
而虢仲、虢叔身为周文王的胞弟,在周文王建立周朝的过程中是出了大力;
召公、毕公则是周成王的叔叔,两人辅助周成王开创了成康之治。
皆是宗亲扶植人君的例子。
最后,曹植重点指出:
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