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司的两道公文,
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全都被惊住了。
大晋立国八百余年,从未有过如此惊世骇俗的选拔举措。
即便是早就得了好处的朝廷官员们,也都看的一愣一愣的。
五千三百一十七个官位。
三万七千五百八十名衙役。
明明已经许诺出去了那么多官位,但面向整个大晋选拔的官员衙役,依然占据了绝大多数。
至于征收旺福商行为供销司所有,并以此改建为供销局。
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官府不是没有强征过,但基本都会附带着抄家的令谕。
而像旺福商行这样,征召之后再改建,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四月一开始,但凡看过公文的人,都在议论纷纷。
忠勇伯似乎每做一件事,都在推陈出新。
大晋历往的那些规矩,在他身上,压根就没看到过影子。
尤其是朝廷诸官,都在尝试能否从中看出些什么。
李长安负责供销司建立一事,动作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还没搞清楚他在做什么,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动作给惊住了。
“他连所谓的参考书都要放出去?这不是在胡闹吗?”
“哪有官位选拔的时候,还要告诉旁人考什么的?”
“连平民百姓都能参加考核,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那帮泥腿子会做什么?”
一些官员忍不住大声嚷嚷着。
在他们看来,李长安此举,根本就是在自掘坟墓。
官场,本就应该是文士专属的猎场,普通百姓何来有插手的资格?
本属于自己碗里的肉,哪怕自己看不上,也绝容许上不了桌的泥腿子染指。
官与民之间,从来都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官,只要不犯错,几乎永远都在上层,子子孙孙都有文道天赋,又有父辈余荫,入朝为官板上钉钉。
而民,只要不出现奇迹,几乎永远都在下层。
子孙当中侥幸有文道天赋者,却因没有长辈提携指路,第一代文士绝大部分都会在不断地试错中蹉跎岁月。
而下一代,虽大概率有文道天赋,但因为父辈没有闯出名堂,依然不得其门而入,大多会延续父辈的波折。
除非有天赋卓绝者,才有机会冲破那道看不见的巨大鸿沟,跃入上层。
大晋最强悍的例子,就是忠勇伯李长安!
其父辈只是一个死在战场的士兵武夫,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惊世诗才,名传天下。
之后又是奉川血战,立下泼天大功,得封忠勇伯。
这一步跨出之后,他才算真正立住了。
那些朝廷官员,才真正正视他。
否则除非李长安迈入五品,要不然依然很有可能就会跌落尘埃。
时至今日,所有大晋内的高层存在,已经都认为,李长安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全新的高门大阀。
以一己之力,在一代之内,从一介草民,成长为国之重臣,乃至掀动风云者。
大晋历史上,也只有这一个了。
而现在。
这位大晋忠勇伯,竟然想要给平民百姓留一条路。
说难听点,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背叛!
他想干什么?
自己坐上了桌子,就开始把本属于他们的饭菜,打包带给门外的叫花子吗?
不过仍有一部分文士对此嗤之以鼻,
“怕什么?就算李长安把所谓的参考书下放给各地。”
“那些普通百姓恐怕连字都认不全,想跟我们争?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不错,我等有天然优势,哪怕闭着眼去考,也比那些泥腿子强。”
“无论怎么说,只要考核公平,优势在我!”
……
怎么议论的都有。
越是身居高位的重臣,越是看的深刻。
李长安此举,根本不似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
前所未有的官位选拔标准。
还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考核参考书。
一旦顺利进行,恐怕会对整个大晋官场,都造成难以想象的冲击。
“决不能让他继续下去!”
“供销司如果真这么办成了,到时候所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