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特在圣科莫杜蒙找到了一处绝佳的观测位置,那就是矗立在镇中心古老教堂的钟楼。从6日下午开始他就在钟楼上面凝望,希望尽可能多地掌握战场上的情况。他的两个营正按计划向北前进着。由于美国伞兵散落地区很广,德国伞兵向“前方”开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和“后方”之敌进行近距离战斗的过程。
第1营在原本要前往W5暗堡群,但在距离W5约6千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暗堡已被美军攻占。面对大批刚刚登陆的美国步兵,第1营决定在低矮的灌木丛间观望一段时间。这个决定极不明智,因为晚上大约有150架滑翔机把第101空降师的机降团投送到第1营后方,使该营差不多被合围了。
与此同时,第2营在行进途中也遭到了来自圣梅尔艾格利斯的火力袭击。此城原来由一支德军高炮部队占领,但他们没有通知第6团就弃城而逃了。
海德特在6月7日一早再次登上教堂钟楼。太阳一升起来,他就看到了“全部的真相”。他向小镇以东的海面上张望时,大群盟军舰队蓦地出现在他的望远镜里。就在他惊讶的时候,来自舰炮的大口径炮弹呼啸而至,打得教堂周围地动山摇。海德特急忙下令把指挥部撤到靠近卡朗唐的一处农场里。
此时第1伞兵营正苦苦招架美国坦克的攻击。营长埃米尔·普利埃夏特无奈地发现,营里仅有的一些“铁拳”很快消耗一空。更糟的是,好容易恢复起的同团部的电讯联络,结果却传来这样的询问,“你营是否可以派出一部兵力去同第2营会拢?”普利埃夏特在7日上午晚些时候发报回应:“我营已击毁5辆美军坦克……我部现被包围,准备夺路撤离。”
收到讯息的海德特这才知道自己的部下情况不妙。他转而要求第2营派出一支侦搜分队去联络普利埃夏特。这支分队在前进路上干掉了2辆美国坦克,却再也无力更前进一步了。
海德特决定动用留作预备队的第3营,但是该营派出的第一个连很快也陷入了激烈的遭遇战。22时,营长霍斯特。特莱贝斯报告称,他的第二个连已经与美国坦克交火,虽然打掉了其中2辆,但全连只剩下1具“铁拳”了。
在位于农场的新指挥部里,海德特盘算着局势:在盟军的突袭下,第6团的处境很糟,在各个方向上都受到了美军的压迫。海德特决定放弃圣科莫杜蒙镇,把新防线布置到该镇与卡朗唐之间的公路上。
海德特立即下了命令,不过还是稍微迟了一点。正在苦战的第1营陷入了绝望,全营只剩下约300人,不但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希望,而且防线越缩越小,最终被压缩到拉巴奎特一带。疲惫的伞兵被美军火力压制在倒灌了河水的田野里动弹不得。营长普利埃夏特是个老兵,1938年就加入伞兵部队,获得过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参加过克里特空降。但现在他的4个连长已有2人阵亡、2人失踪。此时他被迫决定率残部向美军投降。(该营只有25个残兵侥幸逃出。)
第6团虽然损失了一个营,但第2和第3营全身而退,集中到博蒙特村附近的三岔口上。德军在这里据有地形上的优势,公路两旁不是沼泽地就是灌了水的灌木带,非常适合打阻击。
交汇在这个岔路口上的两条公路是N13和D913。N13往北经过圣科莫杜蒙直抵瑟堡,第6团就是沿这条路撤下来的,往南去可以到卡朗唐。D913公路则在此向东北斜插,直通犹他滩头。这个岔口即将成为诺曼底之役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地点之一,美国兵们把这里叫做“亡者之角”。
岔路口上有一座非常突兀的小楼。在接下来的争夺战中,它将先后成为交战双方的临时指挥部及伤兵救治站。这幢老房子奇迹般地在炮火的洗礼中完好无损,如今已成为专门纪念此战的博物馆。
6月8日美军第101空降师的伞兵们抵达这里,一场难得的伞兵地面对决随即上演。美国伞兵发现,向小楼靠近每一步都很艰难。德国伞兵的火力并不猛,但非常准。一道又一道灌木树篱使得战斗多少带有巷战色彩,而要涉水趟过的一个又一个田埂则给德国伞兵提供了瞄准的便利。
性急的美军派出第70坦克营开路。当金属履带特有的噪声传来时,寸步难行的美国伞兵发出一阵阵喝采声。然而打头的一辆M5A1“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刚一抵达三岔路口,就被“铁拳”击中,停在小楼前剧烈燃烧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