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凡在老司城里的王家重要人物,除虎叔去城门口坐镇外,全都聚集到忠义庙前。
只是铁牛把门,大家都知道他的性子,谁敢进去?只能在大门外相互打听,却无人知道家主为何突然下令敲响战鼓令。
一直等鼓声响过三遍,见王世华还是愣愣地跪在大堂,沒有起身的意思。江叔不得不靠近门口,喊道:“家主,该起身了。”
王世华用衣袖擦了下泪水,举起香,对祖宗牌位三拜,起身将香擦进香炉,又抬头看了眼那块文金牌,转身出门。
“家主,出了么子事了?”
如果说虎叔是老司城里的武将之首,那么,江叔就是文臣的代表,虎叔不在,他就必须开口替大家问事由。
“二狗子,派人去准备火把酒。”见二狗子立即交代下人去办,他才对身边的江叔道:“我要发动火把酒。”
“啊…”江叔急了,赶紧快步追上王世华,追问道:“家主,老奴斗胆问一句:为么子要发动火把酒?目标是谁?”
“你去问他…”
江叔一看,转身就向那信使跑去。
众人边走边听信使诉说……对王世华來说:他不好为了一个嫁出去的王家女人发动战争,会落人口实,却又不能不报此仇,而火把酒的存在,就为他解决了这个困难。
火把酒…这名字听起來很豪爽,实际上喝的是人血……不仅是敌人的,还有自己的。
火把酒是湘西及周边地区一种武力报复的铁血方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由最初的家庭之间的战斗演变成宗族之间的拼杀,也是造反前的一道手续,最后,逐渐演变成内、外火把酒。二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内火把酒号召的是族内子弟,可以马上出发;外火把酒则是对外宣传、发动、号召,能來参与的人数,全看发动者的个人威望。
火把酒的目的明确:只为杀人而杀人…对目标的全家,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掉,绝不留情。但不会拿对方一针一线,更不会碰对方的女人,所有缴获,全部当场砸碎烧掉,绝不带走。而任何胆敢劝阻或阻拦的者,必将与之死拼到底。为明志:一旦喝下火把酒,他们除了杀光目标外,只要你不惹他,他绝不会惹你,哪怕你当着他们的面干些丧尽天良的事,他们也只会冷漠的从你面前走过。
能参加火把酒,敢参加火把酒,不仅仅是勇士,还得是死士…因为能把发动者逼迫到这一步,对方的实力多半不会比发动者差,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前提下,不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如何敢去……说白了,火把酒就是敢死队…只是规矩多了些。
发动火把酒者,除了提供必要的武器弹药和食物,事后绝不会有任何奖励,就算是战死,家人也不会得到任何抚恤,但多半会在事后以别的名目來补偿……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发动火把酒者,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人物。参与者在事后活了下來,自然会得到发动者的另眼相待,等于是一种无形的投资和晋升的渠道。尤其对于那些想投靠发动者的好汉,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等同于‘投名状’。现在唯一一个敢在虎叔面前摆谱的赶死之士钩子叔,他的爷爷当年就是靠参与火把酒而投靠了王家。
这种高风险入才有高回报的行为,参与者全凭自愿。可一旦喝下这碗酒,除非战死或者事情结束,否则,任何中途退出者,只有死,连带着他的家人也会遭人耻笑……从某方面说,参与者必须要具备亡命徒的狠劲,敢拿性命赌一把…
火把酒最惨烈也是最典型的一次,发生在明朝万历初期,向家的货物被倭寇洗劫,三十多人却只有一个跑回來报信。当时向家就接连发动了两次火把酒:第一次是一百族中精壮勇士过去,找了整整半年,后來面对四百多倭寇,这一百勇士居然发起了反冲锋,除了一个信使外,全部壮烈战死。后來,向家的大少爷破例将内外火把酒同时发动,当时的四大姓氏纷纷响应。五百勇士与六百多倭寇从早上一直杀到深夜,杀的昏天黑地,血流成河,终于将这股倭寇杀掉大半。后來,向家大少爷带着剩下的近三百勇士,在沿海到处追杀这股四散逃窜的倭寇。
而最能体现火把酒冷漠的一面是:在追杀这股倭寇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与数股倭寇相遇,却眼睁睁地与他们擦肩而过,沒动一下。
最终,在向导的带领下,在一个小岛上找到这股倭寇的老巢,与之死拼,最后只回來一百七十七人。除了另外三家的人各自回家外,还有三十多个慕名而來相助的好汉,全被向家隆重邀请加入。向家当时沒有给与他们任何补助,但三个月后,向家家主亲自给所有相助者,以‘钱多的用不完’的名头,发了厚厚地一笔抚恤金……这是倭寇袭扰大明王朝一來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