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进行了半年,各项政策基本步入正轨,虽然总体来说改革是成功的,不过仍然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传出来,如果是有人故意捣乱还好办,编个理由抓起来就是,可一些无心之失却不得不引起重视。
在土改过程中,有些地方负责人急功近利,妄图短时间内将土地问题彻底解决,导致一些情况本就复杂的地区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甚至还出现了农会和工会争执到最后群体械斗事件。虽然很快因为大帅府的人介入而平息,但其中隐藏的危害却令朱浩有些不安。
土地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的事业,不是几个月就能干好的,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年,两年甚至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让新的土地制度深入人心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朱浩召集骨干成员开会,坦诚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指出土改工作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王夫之也做了自我检讨,认为政务部对这项事业的认知度不够,工作不够细致。会上在王夫之的牵头下,又重新商讨了关于土改的一些细节,完善了改革步骤。
朱浩还模仿后世的议会制度,宣布将很快成立民众联合会议,简称民联。
民联由各方进步人士组成,工、农、商、开明绅士各自比例大致相等,大帅府和新军系统的人不能参加。其中民联总会驻徐州,对大帅府负责,各地相应成立分会,每三年选举一次。民联不是一个官府组织而是由大帅府领导的群众监督组织。大帅府出台的各项政令,民联虽然没有决定权,但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各地政策的实施,官员的廉洁情况都在民联的监督之下,如果民联中一定数目的成员联合提出异议,且得到大部分成员的支持和大会通过,那么本地的某项政令便要暂缓实行,直到完善后才可继续施行。
不过为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背后捣乱,朱浩规定,大帅府对一切地方政令有最终决定权,但最终决定权不能轻易使用。
会后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和酝酿,崇祯十三年六月,徐淮地区民众联合会议总会宣布正式成立,这被以后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称作中国现代民主议会的雏形。
第一届民联总会共预计有成员五十余人,都是徐淮地区的各行精英,第一任会长由刚退休的原徐州知府王寅祖担任。王寅祖长期的和朱浩合作,受其熏陶,思想已经颇为开明。况且他在徐州的名声还算不错,朱浩授意下,王寅祖以高票当选。
民联成立后迅速展开了工作,一个月内就查到了十余项不合理的地方行政事实,投诉了五名县级官员和十几名镇级官员,这些人经政务部查明后一律解职,提高了民联的声望。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许多本来并不关心政事的人在当选民联成员后也积极参与,关心民生。徐州的一位在家颐养天年的大商人还发起成立公办医院,并得到很多支持,不到半个月便筹到了足够的善款,徐州慈善医院也被列入下半年的发展计划中。
陈夕瑶等大帅夫人也在丈夫的劝说下成立妇女联合会和慈善总会,号召妇女们也加入到新政的建设大军中来,并呼吁改革陋习,废除缠足。这一项收效不大,毕竟中国妇女几千年都是这样的状态,没个几代人的努力是行不通的。不过倒是有不少豆蔻少女开始拒绝缠足,许多思想开放的妇女也纷纷废弃了缠足,倒是让朱浩欣慰不已。
夫人们联系各地士绅的夫人和官员的妻室,共同捐资出力,建起一座收容所以收留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人员,还有几所希望小学,给贫苦儿童一个入学的机会。
各地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尤其以兖州居多,共投入了五十多万两银子,截止到本年九月,共建成五座大型水利设施,二十多座小型水库,在建五十余座,基本覆盖了兖南地区。工人学校第一批各类学员已经走出校园,大量新式人才走上各地的工作岗位,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