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恩赐的性格跟他的身材一样敦厚沉稳,他的理想则跟名字一样,希望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但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在这位威严如同神像一般的东门司马心中,他还有另一个名字,二十五岁之前,他叫高劲,直到继承父亲的职务,成为一名宫廷侍卫的时候,才改名为“恩赐”,再往前追溯几年,他是一名初入江湖的热血青年,对江湖名声的渴望,远远超过对官职的兴趣,为此,父子之间闹过不少矛盾。
刚满二十岁,青年高劲立刻做出自己的选择,怀揣匕首,腰下挎着一口新打造的钢刀,背上的包袱里装着几件衣物与若干银两,拜别哭泣的母亲,瞒着恼怒的父亲,趁夜迈出家门,踏入他梦想中的江湖。
虽然丢失过包袱、遭遇过劫匪、吃过霸王餐、喝多之后被街头混混打过,总体而言,高劲对头一年的江湖生涯仍然非常满意,他结交了许多朋友,有些人第一次见面就跟他结拜为兄弟,在这些朋友的引领下,高劲见识了光怪陆离的江湖生活,其中一些经历他会牢牢记在心中,永远不对任何人讲述。
第二年,因为一场毫无意义的吵架,高劲的江湖急转直下。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场争执,高恩赐仍对那个叫高劲的自己感到迷惑不解,当年的他怎么会如此愚蠢自大?与此同时他对那个青年又充满了怀念:天不怕地不怕,身上的精力好像永远也用不完,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争执与骆家庄有关,开始却没有骆家人参与。
两人第一次见面,如果一切正常,酒后他们将跟其他人一块结拜。立下生死与共的誓言,结果酒过三巡,他们吵起来了,高劲受不了对方谈及骆家剑客时的崇拜与谄媚,于是当众说:“骆家在江湖上的地位高,靠的不只是剑。还有这个。”
他指着头顶,表示头冠。
更具体的细节,高劲当时就没有记住,过后更是一空白,总之两人打了一架,高劲赢了,兴高采烈地跟一群兄弟们转到另一家酒楼,继续当天的欢宴。
有人悄悄提醒他,“那人叫姬三。是嵩山派长老的儿子,以后有可能当掌门,你把他打了,他必然要找人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给你们居中调解一下吧,化敌为友,岂不甚好?”
这位热心肠的调解人也是个经验不足的毛头小子。这几句话一出,醉熏熏的高劲大怒。不仅拒绝了调解建议,而且口出狂言,声称嵩山派比骆家庄还不如,全靠吹牛拍马取得江湖地位。
高劲不记得自己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嵩山派正是以此为借口兴师问罪。
对高劲有利的是,他身世清白。在江湖上从无劣迹,身边聚集了一批不错的兄弟,因此这场争斗只限于晚辈们之间,嵩山派的姬三也要面子,没有向本门长辈求助。只是叫来同龄的师兄弟与好友,一块来讨说法。
双方又打了一架,这回是在清醒状态进行的,公子哥一样的姬三,仍然不是高劲的对手,这一战,让高劲声名鹊起,也惹来更大的麻烦,千不该万不该,他当着两伙人的面说了一句,“骆家庄的人来了,也是这个下场。”
已到不惑之年的高恩赐还记得这句话,并为此后悔不已。
骆家的剑客来了,单枪匹马,甚至没拔剑,就将高劲打败,然后对他说:“对江湖,要多些敬畏之心,我不杀你,但是你得向嵩山派公开道歉,至于骆家庄,我们不需要你的任何东西。”
高劲面红耳赤,当时没敢多说一个字,等骆家剑客走后,他越想越觉得丢人,下定决心宁死不屈,谁也不能让他向手下败将道歉。
他的那群结拜兄弟们另有想法,力劝不成,当晚就散了一多半,剩下的几个人也犹豫不决,他们委婉地对高劲进行了一备江湖规矩的再教育,许多内容是他之前没听说过的,核心的意思是:要么向姬三道歉,要么也跟姬三一样,找一位大靠山来。
高劲不喜欢“靠山”这个词,朋友换了一种说法,“那就只能向大侠求助了。”
“大侠?”高劲能接受侠客、侠士这种词,大侠就有点过头了。
“嗯,大侠,江湖专有这种人,不多,放眼当今,能担得起这个称呼的不超过五位,他们有求必应,最喜欢排忧解难,不管有多大的仇,只要大侠出马,双方也会握手言和,而且都不失面子。”
“有这种人?那大家都去找他帮忙,大侠不得忙死?”
“嘿嘿。”几位兄弟相视而笑,这位高大哥武功好人也豪爽,就是对江湖了解得太少,“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人家帮了你一个大忙,你不得付出回报吗?”
“什么回报?银子吗?我可没剩下多少。”
“哈哈,大侠怎么可能贪图金银?他们往外撒还来不及呢,大侠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