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Www.Shumilou.Co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M.Shumilou.Co
3000人口的市场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小了。!.虽然不能和拥有7亿5000万人口的大中华帝国市场相比,但是相应的,在英国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也远远比不上将来完全实现工业化后的大中华。如果几百万英国工人的产出不能在3000万人口的英国市场中消化。那么将来1亿或是2亿劳工支撑起来的生产,又如何在大中华市场中消化?
“父皇的意思是英国将来可以通过内部需求支撑起产业?英国革命委员会能用社会主义解决生产过剩的难题?”朱国雄微微皱眉,生产过剩的理论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出现了,现在更是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社会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按照他们的理论,资本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他们在使用相对剩余价值榨取手段时,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自身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导致社会上的商品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得到增加,而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必然导致商品销售市场的相对缩小,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出现。
同时,他们也将生产过剩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经济基础,不再适合经济基础现状的体现。是低层次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更高水平的生产力的证据。
“嗯,”朱济世低声,“社会主义的办法应当是能解决生产过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朱济世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但是也知道后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没有经济过剩问题存在的。
而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发展到后世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只是单纯的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简而言之,就是由社会(政府)控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从而让生产和分配更加合理,让劳动者可以拥有更多的产品同时付出较少的劳动。这样一来,生产过剩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应该有大量的工业品可以用于出口。也不可能累积起大量的黄金外汇储备,对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也仅限于互通有无——毕竟一个国家很难拥有所有的工业原材料、生产所有的产品,总是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得到一些东西的,但是主要作为财富象征品的金银和外国纸币,肯定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量收集储存的……至少这个时空的恩格斯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提出的新型外贸关心是不以获取贸易顺差为目的的。
“父皇,这是不是说,我们大中华帝国的工业也只能立足于内部市场?”朱国雄的经济学水平明显高于军事外交,稍一思考就发现了问题。
目前大中华帝国的工业总量虽然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被7亿5000万人口一平均。人均数字就不是那么多了——当然,在拥有了半个地球之后。各种各样的资源人均一下也不是那么少了。所以未来的大中华帝国实际上也不需要通过外贸获得多少外部的资源,出口工业品的意义除了积累没有什么大用的金银和外国纸币,也就是让国内的资本家发财了。
“除了立足于内部,我大中华的工业还有别的出路吗?”朱济世淡淡地道,“现在是7亿5000万人,将来早晚是15亿甚至20亿人……如果按照英国的城市化率,至少有10亿以上的城市人口,工商之繁盛将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如果不能依靠内部市场,全世界哪里还有市场可以消化?而且我们把商品卖给外国之后,打算换取些什么呢?我大中华帝国都已经占了半个地球,什么资源没有?而且还拥有北美的天选之国,农产品也不可能短缺。我们还需要有什么呢?”
难道是花花绿绿的纸?
“父皇说的是,看来将来我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品也只能靠内部市场消化。”朱国雄并没有露出什么忧虑烦恼的表情,“好在我大中华诸国需要建设的地方还有许多,数十年之内是不会有过剩之虞的。”
“的确如此。”朱济世微笑着点头。
有半个地球的土地、资源,自然就有半个地球需要建设。真不知道要砸多少亿吨的钢铁、水泥下去,才能把半个地球建设起来。现在考虑生产过剩,的确有些为时过早。
“不过恩格斯在社会主义英国实行的办法,咱们还是要留心观察,必要的话还需借鉴一二。”朱济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茶盏抿了一口,“朕要看看,他能用什么办法,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