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

+A -A

  第359章天大的喜事

  负责铁路的,乃是杨溥。

  他这个太平府少尹,对于地方的治理颇为薄弱,有点力不从心。

  是以,张安世便索性给他先安排专项的事务。

  而铁路的修建,必须得有一个级别足够高的人主导,另一方面,也需此人有这样的意愿,能够不辞劳苦。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溥还是有不少行政经验的,他可能无法处理那种千头万绪的地方事务,可征发劳力,督促工程的事,却总还算是在行的。

  对杨溥而言,修铁路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治河工程,只要了解了原理,征发了百姓,再分为许多的工段,将一些有技艺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带着百姓分段去施工即可。

  当然,其中麻烦事还是不少,因为涉及到的人员太多,且十分的复杂,再加上不同工段施工的难度不一,下单的钢材、枕木、器械也未必能随时如期抵达,他这个少尹,就不得不居中协调,其中所遇的繁杂之事,数不胜数。

  好在张安世给的钱粮足够,且早已培训出了一批年轻的工程人才,许多作坊毕竟是商贾,这个时代的商贾,毕竟身份卑微,却还没胆大妄为到敢在杨溥这样的太子近臣,太平府少尹的头上缺斤少两。

  所以事情还算顺利。

  大半年多的时间,杨溥穿梭在各个工地,风里来雨里去,人已清瘦了不少。

  此番他,是从泾县回到栖霞,这泾县乃宁国府诸县之一,那里地形较为复杂,所以特意去走了一趟。

  刚刚回到府尹衙。

  恰好芜湖县县丞刘吉来府中公干,特意来拜访杨溥。

  这刘吉见了杨溥,道:“杨学士……”

  杨溥见了刘吉来,很是高兴,一扫多日辛劳的倦意,满脸带笑地道:“哈哈,文昌竟是来了。怎么,芜湖有什么事?”

  “是为了县里矿山批文的事,又发现了一座大矿,这芜湖矿产倒是不少。”顿了顿,刘吉接着道:“就等着府里下文呢。”

  杨溥颔首。

  这刘吉和杨溥一样,都曾是詹事府里下来的人,像刘吉这般,能进詹事府,往往都是从翰林院中挑选出来的。这刘吉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翰林院的编修。

  此时的刘吉,却也是风尘仆仆的样子,肤色也不如从前那般的白皙了。

  堂堂翰林,詹事府的佐官,竟是在县中做区区一个县丞,实在憋屈。

  杨溥这时深深地看了刘吉一眼,才道:“怎么样,在芜湖县中长了见识吧?”

  刘吉苦笑道:“千头万绪的事,实在不胜其扰,下官到现在,也只是初窥门径。”

  杨溥笑了笑道:“要学的还多着呢。”

  “杨公,下官听闻杨公近来四处奔波……”

  刘吉的话还没说完,杨溥便摆摆手道:“为了公务嘛,也算不得奔波,不过四处走动,倒也见了不少詹事府里出来的诸同僚,他们在各府各县,倒也颇为辛苦。”

  刘吉也不禁感慨:“哎……当初在翰林和詹事府的时候,总觉得做事容易,只要如何就能如何。如今真到了下头,方知在庙堂上信口所言之事,到了地方……便需数不清的官吏为之奔走一年半载,也未必能够成功。”

  杨溥道:“天下的事,大抵都是如此,没做事的便以为事易,做事的才知事难。我倒听闻,你在芜湖县干的不错,当地的县令对你赞不绝口,总算没有给我们詹事府丢人。”

  刘吉却是道:“杨公……你这铁路……听闻是举了许多的债务……这……会不会……”

  杨溥看着刘吉担心的样子。

  他立即明白刘吉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都督府治下的角色了。

  作为翰林,本是瞧不起这些东西的。

  而现在深入其中,大抵已知道这里头的运行规则,虽然还是有人满腹牢骚,可至少不会对于新政抱有太大的敌意。

  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心新政难以为继的,比如这铁路,实在太吓人了,举债这样多,这投入的银子,在往年,可是朝廷数年的现银收入啊。

  就为了修这个……一旦这些债务爆发出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农业社会的人,是无法想象这样告贷的,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借贷。

  而且一般情况之下,一旦举债,下场都极为凄惨!

  因为绝大多数都偿还不上,最终一家人为奴,世世代代为人盘剥。

  杨溥收敛了笑意,道:“说起来,其实老夫也有一些担心,这事……担心的人不少。”

  刘吉犹豫了一下,便道:“我有不少在翰林院的同僚,都有提及此事,倒有不少,都在幸灾乐祸,都说……寅吃卯粮,就不曾听说过有好下场的。”

  说着,他摇摇头。

  杨溥对这话倒没有太在意,却是振作起精神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新政的运行规则,我们才窥见了冰山一角,现在去多想,又有何用呢?”

  刘吉只好点头:“杨公说的对,我在芜湖县……倒也能察觉到这新政的颇多好处,说来……哎……”

  杨溥笑了笑道:“噢?伱说来听听。”

  刘吉道:“不说其他,单说这百姓……总算有了生计,有了土地,可以耕种,若是想挣钱,也可在农闲时务工,现在新政蒸蒸日上,工价也水涨船高,工商的繁茂,市面上出售的东西也多了,实不相瞒,下官的芜湖县,九岁至十五岁孩童、少年,入学者,竟要达到五成了,真是无法想象。”

  杨溥微笑着道:“老夫若是记得没错,你当初可是对新政颇有怨言。”

  刘吉苦笑一声道:“下官籍贯山东,家中也颇有一些田产,一想到他们竟要清查和抄没下官的田产,能不着急吗?”

  “可现在如何想通了?”杨溥打起精神,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吉。

  刘吉道:“当初读书的时候,我有一年兄,当初在乡中,与下官都算是士绅人家,不过他时运不好,到了十三岁时,父亲早亡,家里又遇变故,因而家道中落,以至最后,沦落为丐,下官曾寻访他,想要接济,才知他已病死了。”

  杨溥:“……”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龙王传说奥术神座穿越诸天万界我能给御兽加载扮演模板最新章节少年陆鸣一言通天元卿凌宇文皓最新章节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斗战狂潮永恒圣王苏子墨最新章节

上山打老虎额其他小说:明朝败家子我的姐夫是太子小说庶子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