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崔叙听着许氏的告状,皱起眉头。
“虽说分了家,但你是崔家长嫂,长嫂如母,万事以家庭和睦为主。”
许氏眼泪啪嗒就掉了下来,“俺还是不是为相公委屈,爹娘实在是太偏心了。”
崔叙想着这几日自己早出晚归,也没和父母三弟说上几句话,倒真像别家人了。
“等过年分红,置地起栋新房。”
许氏破涕为笑,自分了家,崔母不待见她,又不愿和二房为伍,现又同三房交恶,搬出去才舒服。
田清婉这几日和许氏依旧是两看两厌,互不搭理。崔氏母女看在眼里,私下唠叨,家分了,人就凉了。
崔母想着,新媳虽然年纪小,但能干孝顺,把三郎照顾的妥妥当当的。只是有一点,到底是在崔母心里存了疙瘩。
“娘,您来了,快坐下。”
崔三郎放下书籍,扶崔氏坐下,倒了碗热水奉上。
崔母眼角泛起了笑纹,“三郎身子好些了,别在风口吹的太久。”
“听娘的。”
“三郎啊,别怪娘多嘴,你这娘子太爱玩了些,一大早又不见踪影了。”崔母皱眉,心里不满带了出来。
崔三郎含笑,语气温和,“娘子是去桃林镇了,昨晚同娘说,娘答应了。”
“如今窝冬,家里没啥活计,俺能不答应吗。只是家里又没什么东西要买,老是去镇上作甚,浪费银子。”
更让崔母的担忧的,靳大夫那句子嗣艰难,怕三郎拴不住媳妇。
“之前同苏掌柜借几本书抄默,一病耽误半月光景。怕苏掌柜惦记,遂劳烦娘子相送,没同娘解释清楚,是儿子不是。”
崔三郎面含羞愧,露出清瘦的手腕,骨节如竹。
“儿子身体病弱,只能劳烦娘子在外奔波,望娘看在儿子面上,多多体谅。”
崔母红着眼眶,哪敢多说。遂起身,言回屋缝补。
“劳烦娘和明兰给娘子和小鱼儿做双厚鞋子,再添两件棉衣,就用县公赏的布料。她在外奔波,鞋子磨损严重,衣服也不御风。”
“......好。”崔母心里微酸。
崔三郎沉默抄书,唇角微翘,恍若四月春风,桃李争艳。
也不知小娘子今日出门,是做什么呢?
至于田清婉这边,一早就在方记边搭个位子,点燃炭火将小铁锅烧热,砂糖迅速融化成焦糖色,小孩快速转动一侧的把手,糖丝射出,她挑着一根竹签在上面绕啊绕,绕成云朵似的棉花糖。
“姐姐,这是什么?”
“棉花糖呀,你尝尝。”
竹签递给小孩,田清婉扯了一丝放在嘴里,甜丝丝的滋味化开,柔柔的,梦幻般的感觉。
小时候她就喜欢吃棉花糖,还特意跟舍友diy过机器,和铁匠仔细讨论了许久,研究出了手动机器。
但没有马达转速快,出丝均匀。
“好好玩,甜丝丝的,姐夫肯定也喜欢。”
田清婉失笑,教小孩吆喝。
“卖棉花糖嘞,一文钱一串,比糖葫芦还好吃的棉花糖嘞。”
“真的比糖葫芦还好吃吗?”
有红衣小姑娘跑来问,手里还捏着一串糖葫芦。
“真的,你咬一口。”小孩忍痛递过去。
小姑娘黑漆漆的眼珠一转,毫不客气咬了一大口。咦,到嘴巴里怎么没有了?甜丝丝的感觉好舒服。
“我没吃到,再让我咬一口。”
小孩委屈眉眼,“你把我的棉花糖都尝完了。”
“这个,棉花怎么卖?”
小姑娘笑呵呵的问,脸蛋明媚可爱,红彤彤的袄裙带着精美的刺绣,肩头袖口还有雪白的毛绒,精致华美。
“白色一文,粉色两文。”
“都要,嗯,来......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