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徐孝德在骊山的收获

+A -A

  李玥听着女儿的话,又笑了,“它也将你当作自己的孩子。”

  小清清抿着嘴,就怕娘不要自己的,要自己跟着这头熊。

  王公公带着车驾与护送队伍,一路从玄武门进入皇宫。

  从玄武门穿过,进了皇宫孩子们便径直朝着立政殿。

  长乐公主带着年幼的皇子与公主们走得整齐,王公公发现没有自己的事了,便让侍卫与宫女都退下了。

  他一个人坐在玄武门的宫墙边上,歇着脚,享受着此刻秋日里的温暖。

  在宫中的内侍太监中,王公公的年纪是最大的,也是最能服众的,更深得陛下的信任。

  在其他的太监与宫女眼里,王公公这样的人早晚要去守皇陵,说着将他陪葬在皇陵中,死后也同样侍奉在皇帝的身边。

  更不要说是去骊山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对王公公来说待他老死之后,就会被送去帝陵,先一步葬下。

  在宫中闲言碎语很多,不少宫女和太监都知道,张阳一直在招揽着这位王公公。

  希望他能够去骊山养老。

  李丽质带着弟弟妹妹来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看着孩子们身上都穿着新衣裳,满脸的笑容。

  尤其是李治,在骊山三个月,整个人也胖了不少。

  “玥儿也真是的,送的东西来也就罢了,还给她们都做了一身新衣裳。”

  李丽质也穿着皇姐做的新衣裳,她解释道:“其实皇姐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只是现在正巧都做出来了,才给弟弟妹妹们。”

  能够感受到玥儿对这些孩子的照顾。

  长孙皇后看着在殿内嬉闹的孩子,又问道:“玥儿还嘱咐了不少事吧。”

  “嗯。”李丽质点头道:“皇姐知晓孔颖达夫子对骊山的学派有诸多偏见,让女儿得闲去看看孔老夫子,说清楚骊山学派的态度,为避免以后有太多的误会。”

  长孙皇后思量着,这确实是玥儿的做派。

  倒不像是张阳的决定,骊山学派会在外界的风评如何,他这人的秉性来看根本不在乎。

  反倒是玥儿对此很上心,也会未雨绸缪。

  就算是以后的骊山的学派会遇到许多的非议,先给安抚孔颖达老夫子也是没错的。

  “还有一事。”李丽质拿出一个小陶罐,“这是小慧让送来的梅子,这是她家乡的吃食,骊山有多得吃不完,就让女儿带来了。”

  长孙皇后收下这个小陶罐,“玥儿有心了。”

  这两年宫中倒没有公主出嫁,贞观初年的时候有出嫁的公主。

  这些公主嫁给驸马之后,很少会往宫中送这些。

  就算是送礼来也都是金银玉石,来时不过是多问几句话,作为皇后想要关心又无从说起。

  也只有玥儿与她丈夫会时刻记得弟弟妹妹们。

  宫里的压力也因此少了许多。

  在宫中发生的事情瞒不住,但凡宫里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宗室中好事之人的议论。

  李唐一朝自立国以来,李渊嫁出去不少的女儿。

  而这些驸马与公主就快被骊山那一家给卷死了。

  大家都是公主,都是驸马,可人家骊山家底丰厚,银钱堆积如山,家大业大。

  其他公主驸马呢,日子尚且吃喝不愁,就算是名贵之物也都是陛下赏赐的。

  更不要说是拿东西给宫里了。

  对比之下,大家的差距甚大。

  其实早在张阳还没发迹,还没在骊山有这么大的家业之前,就已经开始照顾宫里的弟弟妹妹们了,不论是咸鸭蛋还是稻米,又或者是新收的麦子。

  只要家里有多的一份就会往宫里送。

  更有魏王李泰也时常孝敬父皇母后,众所周知这个魏王从小就跟着张阳厮混。

  别人厮混不是闯祸,就是酒池肉林。

  但人家的厮混不一样,魏王跟着张阳越厮混越有钱了,甚至有传言,骊山已经富可敌国了。

  魏王一定也很富裕。

  嫁出去的公主,还是皇子宗室中人,又或者是李世民堂弟。

  在获得陛下信任与皇后照拂上,就算所有嫁出去的公主与宗室中人联起手来,也卷不过骊山那一家。

  光是张阳掌管着朝中用度,宗室子弟们现在还能每年去宗正寺领钱拿来花用,那还要看人家中书省度支郎兼驸马,张阳的脸色。

  而且人家还是礼部尚书。

  如此,大唐立国以来,驸马,公主,宗室三方势力拿什么和骊山去卷。

  长安城的风声吹不动骊山。

  张阳离开长安城入住新家之后,从年初大朝会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长安城。

  陛下也没有过多追究。

  足以可见其信任。

  据说在银钱用度上,陛下时常与张阳大发雷霆,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想的,到底是天可汗爱贤才,才会留张阳的性命到如今。

  此刻甘露殿内,李世民正看着徐孝德在骊山送来的奏章,这人送来奏章很多,其中就有许多对骊山治理之策的记录。

  李世民看了一眼匆匆回来的王公公,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低头继续看着奏章。

  “陛下,公主与皇子们都送到了,现在都在立政殿。”

  李世民缓缓点头没有讲话。

  王公公躬身道:“汝南公主给了公主与皇子们都换上新衣裳,皇后对此很满意。”

  禀报完,见陛下还专心地看着奏章,王公公便安静地站到一旁。

  正值秋季,张阳除了每天去看看酒水的酿造情况,还要继续建设自家的温室。

  来到村子的铁匠坊,在铁匠坊后方堆放了不少赤铁矿和煤石,如小山一般,一堆堆的。

  与朝中用一换十的方式,来交换资源,这个夏天朝中送来的赤铁矿不少。

  当然皇帝依旧没有放松对骊山的监视。

  魏王的侍卫就算是绕远路也要路过这里,来看看最近铁匠坊在打造什么,生怕骊山大造兵器,起兵造反。

  其实李世民完全不需要有这份顾虑,因为骊山不足百户,也就二百号人,这么点人能够掀起什么风浪。

  至于蓝田县的人口,虽说是一起发展,但治理上还是朝中的县丞在管。

  骊山的发展要稳步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龙王传说奥术神座穿越诸天万界我能给御兽加载扮演模板最新章节少年陆鸣一言通天元卿凌宇文皓最新章节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斗战狂潮永恒圣王苏子墨最新章节

张围其他小说:张阳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