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

+A -A

  在仔细嘱咐金三、陆黑狗、毛二抓紧粮食收割、扬晒、入库后,邵勋陪着裴康、柳安之回洛阳。

  马车走得慢,一天之内赶不回洛阳,当天晚上便露宿郊野。

  唐剑手下的宾客已扩充了一倍,他现在差不多是个队主了,夜晚便带人在外围警戒。

  裴康、柳安之也带了不少部曲,同样宿在外头。

  中夜之时,裴康遥望天空,久久不语。

  五星盈缩失位,则其精降于地为人。其中,太白降为壮夫,处于林麓。

  他默默回到帐中,取出占卜器具,算了一卦。

  没得出什么结论,于是按捺下心思,决定还是按传统的办法观察。

  第二天继续赶路,于午后抵达了洛阳。

  洛阳周边也在秋收。

  今年没旱灾,没水灾,没蝗灾,众人喜气洋洋,兴奋不已。

  可算是能松一口气了。

  至于明年怎样,那谁知道呢?就连天子公卿都不知道明年咋样啊。

  入城之后,邵勋径自回了自家府邸,撰写教学计划。

  傍晚时分,徐朗带着裴康、柳安之来了。

  裴、柳二人在后面,徐朗在前面快走几步,在邵勋耳边轻声说道:“王妃亲送裴公至门外,双眼红肿,人皆言王妃至孝……”

  神他妈至孝!莫不是被骂哭了?还好老裴应有分寸,外人在场时应不会乱来。

  邵勋整了整衣袍,将二人迎了进来。

  “这里不常住,让裴公见笑了。”邵勋将人引入正厅,吩咐仆役煮茶,结果仆役告诉他没茶了,顿时有些尴尬。

  “无妨,老夫带了茶。”裴康身后还跟着两名眉清目秀的小厮,闻言立刻从盒中取出茶团、茶锅、佐料,然后去打水烧煮。

  柳安之站在前院中,欣赏着器械架上的诸般兵器,并不入内。

  “裴公见谅,我本军户,家中不常备雅物。”邵勋让人搬了两张胡床过来。

  裴康惊异地看了一眼,这种坐具,还是第一次见到。

  坐下后试了试,唔,宽敞、舒适。

  腰背累了时,可靠在身后的胡床背上,两侧有扶手,同样十分贴心。

  总之,他有点喜欢这个坐具了,开口便道:“此物甚妙,郎君倒是个会享受之人。”

  “裴公若喜欢,便让人将胡床拿回去。”邵勋笑道:“也是军中劳累,便想着弄個舒适些的东西出来。胡床是其一,还有高脚案台(桌子)。”

  裴康不置可否,只是盯着胡床看了许久,然后目光一收,理了理思绪后,道:“昨日与你浅论天下大势,今日颇有暇,还想再论一遍。君可知而今大势?”

  邵勋端起酒壶,在酒碗里倒了一些,然后拿手指蘸了蘸,在桌上写下了几个词:东海、朝廷、河间、匈奴。

  “且试言之。”裴康期待地看着邵勋,道。

  这是北方四个最大的势力。

  东海王拉拢了不少同脉兄弟,实力最强,虽然他个人实力最弱。

  朝廷还是有影响力的,至少可以任命刺史、都督、太守,天下诸州郡还要输送钱粮入京。

  河间王坐守关中,虽然眼看着要被攻打,但实力还是有的。

  匈奴刘渊已经开国称制了,是北方第一个这么做的,任谁也不能忽视。

  至于其他小势力,都在这四大势力夹缝中生存。

  听到裴康的话,邵勋又在“东海”二字右边写下了“范阳”、“平昌”、“东嬴”、“宁朔”八个字。

  在“朝廷”右边写下了“天子”、“王衍”、“禁军”三个词,写完后,又把“禁军”擦掉了。

  “河间”右边写下了“士族”、“张方”两个词。

  “匈奴”右边则没写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为何不写了?”裴康问道。

  “实不知匈奴内情。”邵勋摇了摇头,道。

  不是不想打探,实在是没这个能力。

  收集情报,总要有个据点,养一批人吧?收集过程也是一笔花费,还不小,一个两个点还能设立,几十个、上百个情报收集中心,谁养得起?司马越都养不起。

  再者,你在当地有人脉吗?

  外地人过去,十分扎眼就不说了,情报收集效率定然无比低下,很难得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若外出打探,确定不会被人抓去当奴隶?

  这种事,就只能与地头蛇合作。

  王衍在这种事上就非常有实力,因为他是天下名士,人脉十分宽广,家族又几代人经营,不是一个没有底蕴的暴发户可比的。

  裴康显然也知道这事,于是略过不提了,转而问道:“你写了天下诸多势力,可能推演接下来如何?”

  邵勋想了想,道:“欲知天下事,还是得看这些掌权之人想要什么。”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

  裴康微微有些不满,道:“事到如今,还不肯说些实话么?厅中就你我,传不到他人耳中。”

  邵勋点了点头,道:“东海王想重回洛阳,操控朝政。至于想不想更进一步,还得再看。仆以为,东海王现在还是理智的,但若出了什么变故,可就难说了。”

  人不可能从头到尾保持理智。

  司马越确实很难僭位当皇帝,因为他是宗室疏属,别人不服,他也知道这点。但知道归知道,一旦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想要过把瘾呢?有时候理智是会被冲动压倒的,很难讲。

  “司空兵少、钱少、粮少,要想扫平敌众,只能靠诸位方伯。但方伯不会白白替他干事,方伯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范阳王在豫州被刘乔掣肘,只有兵权,无政权,若要驱使他出兵,或可以豫州刺史之职相诱。这或许便是范阳王星夜北上的原因,他想军政大权揽于一身。”

  “平昌公坐镇邺城,他唯一所想,便是平定叛乱,坐稳冀州之主的位置。”

  “东嬴公在并州,屡受匈奴侵攻,形势不妙。他或许想换个位置,做个舒舒服服的刺史。”

  “宁朔将军王浚攻司马颖,半出于私仇,半出于成都羞辱天子,以下犯上。如今天子还都,司马颖已死,他出兵可能就是应付差事,除非司空许下更大的好处,才会卖力。”

  “朝廷之中,原有三派。禁军覆灭之后,只剩天子、王衍两派了。”

  “部分朝官尊奉天子,是为忠臣。所思无非是平定天下纷乱的局势,他们与司空不睦。”

  “其余则为王衍党羽,多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龙王传说奥术神座穿越诸天万界我能给御兽加载扮演模板最新章节少年陆鸣一言通天元卿凌宇文皓最新章节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斗战狂潮永恒圣王苏子墨最新章节

孤独麦客其他小说:晚唐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