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尸能砸穿石壁,就说明刚才那个位置有问题,或许惠子了解的情况有偏差,并不是从兵佣找到水葬墓入口,而是另有他路。
说出我的判断后,宋金刚再次勒紧绳索,我慢慢从垛子口下顺,来到被女尸弄碎的墙壁,这里真的有发现,墙壁已经大面积塌陷,藏有一条甬道口。
我喊了几声,让宋金刚拽紧了,身体荡了几下,发力将墙壁顶开。
甬道两侧有燃台,地面平整,只不过灰尘味比较重,我从甬道探出额头,低声喊道:“都下来,快!”
四人进入甬道口,两侧石壁刻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字信息。
而且,明确说明了这座古城的由来。
公元七五四年,唐玄宗在位,大唐已经进入了风雨飘摇时期,玄宗当政,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很多有都知道,公元七五五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持续时间渐近十年,从此大唐一蹶不振。
七五四年末,玄宗让人秘密将藏在宫中的水火罗盘转移,而负责此次任务的正是当时大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本名姓冯,是玄宗最信任之人,他一人几乎独揽大权,滥用了很多他的亲信,从而导致朝野内部钩心斗角,朝政每况日下。
但有一点,文字上记录,朝廷已经洞察到即将有内乱,当时藩镇割据,玄宗害怕两块罗盘落入他手,但玄宗没有将罗盘背后的秘密告诉高力士,只让他迅速转移,保存的越久越好,越远越好。
高力士冥思苦想,哪想到有人自告奋勇,这人就是浮屠泓。
高力士毕竟心思缜密,在浮屠泓建议下,他决定将水火罗盘送到当时的渤海国,就是镜泊湖这片流域。
当时渤海国是大唐附属,高力士又被封为渤海郡公,渤海国给朝廷进贡的贵重物品,多半都被高力士私自收藏,所以他在渤海国人心目中,是连接朝廷的纽带,加之高力士有权威,这件事渤海国王很快就答应了。
看到这,宋金刚瞪圆眼睛,低声说道:“想不到这两块罗盘,还真藏了如此至深的秘密,只是我不清楚,既然是高力士让浮屠泓前辈负责此事,为什么惠子她们还有大量线索?”
答案就在文字中。
我示意大家继续看下。高力士隐约觉得此时有玄机,于是他安排手下一人,与浮屠泓共同来到渤海国。
这里有解释了一个疑点,公元七五五年,也就是古城开始筹备建造以后,渤海国就迁都,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只是谁能想到原因,竟然与保存水火罗盘有关。
在浮屠泓选址观测风水之后,确定在镜泊湖流域四岛之间修建古城,用来保藏水罗盘,而火罗盘则在渤海国首府上京城保存。
面前的古城,花费了浮屠泓大量心思,同时浮屠泓也意识到事件严重性,高力士安排的手下也是风水大师,但此人心急叵测,处处为难,仗着有高力士撑腰,私自在城内用了大量鬼术,比如四个水道内的怪东西,尸合,十八棺材阵婴法,活死人七星灯,女姬干尸等等。
不过有一点,城是按照浮屠泓思路建造,要想进入,必须先找到水门位,然后无论怎么找,最后必须进入我们所在的甬道,才能从城中心,类似井口装置,下降到城底。
看到这里,苗小苒低声发问:“浮屠泓前辈,也没说城底究竟有什么?还有,即使有水葬墓,那里肯定藏着水罗盘,但葬的……又是谁?”
满月微扭皓首,陷入沉思,一分钟后,眉梢紧蹙,低语:“浮屠泓前辈也没说高力士安排的手下到底是谁,不过……”满月停顿几秒。
“难道是……是幽冥府的人?”我睁圆眼睛,事实面前,我再找不出第二种可能性,如果假设成立,也就是说,幽冥府存在的时间很久很久,这点,也得到满月证实。
满月说幽冥府与天师门相互对立,但幽冥府真的早就覆灭,只是这两年间,族人打探到幽冥府有种种死灰复燃的可能性,现在来看,惠子就是其中一员。
我想了想,追问:“水火罗盘,究竟能确定什么位置?还有,整件事你能再多透漏些信息吗?”
满月回答我,“天师门从古至今,一直早保护一样物品,而水火罗盘是找到物品的线索,至于物品是什么,我现在真不能告诉你,等你参加族会,就明白了。”
接着看下去,这座城选址后,拖了两三年才修建,就与安史之乱和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 下一页 ]继续阅读-->>
【本章有错误,我要提交】【 推荐本书】